德化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知人知兵知天道楚夫人的智慧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最权威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

大家好,欢迎来到飞语古今!

今天给大家讲讲楚夫人的故事。这个楚夫人,是指楚武王的夫人邓曼,是邓侯的女儿。

楚国有好几个女子都非常有政治智慧,最著名的就是芈八子和这位楚夫人。芈八子就是电视剧《芈月传》里的那个芈月,后来嫁到秦国,老公死后,执掌秦国朝政几十年。

邓曼虽然没有像芈八子一样,最后走到了政治前台来,但她先是作为楚武王的贤内助,后来又扶持儿子楚文王,楚国正是在这个时期,迅速发展壮大起来的。这其中,不乏这位楚夫人贡献的智慧。

我们都知道楚武王是个非常厉害的角色,他曾牛哄哄的直接叫板周天子:“我有敝甲,欲以观中国之政,请王室尊吾号”。

周王室虽然已经开始衰弱了,但依然瞧不起楚国,没同意。楚武王这一下被惹火了,你不封我,那老子自己封自己。于是,自立为王。

就是这样一个不把天子放在眼里的牛人,却对自己的老婆邓曼,特别看重,可谓是言听计从。这在春秋战国时,尤其是那些诸侯雄主中,是极为少见的。

《左传》一向是惜字如金,但对这位楚夫人,却是不吝笔墨,记载得相当详细。她的一些故事,至今读来,也很有启发性。

限于篇幅,就选一件最典型的事给大家分享吧。

公元前年,楚武王准备亲自出征,讨伐随国。出征前,按照当时楚国的惯例,他要先做两件事:

第一件,荆尸。

关于这个荆尸,争议很多,主要的有两种,一是指楚国的一种阵法,另一种解释是指楚国的行军之祭。

总之,应该是楚国特有的出兵之前举行的一种仪式,类似于誓师大会,由楚王亲自主持。楚武王在这个仪式上,将兵器交给军队,将军旗交给领军将军。

显然,楚国这是明目张胆,大张旗鼓的准备去攻打随国。这在春秋时期,完全就是一点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的表现。

这个誓师大会结束后,楚武王还要做一件事,那就是举行斋戒。这个时候,楚武王心里突然老觉得慌慌的,就急忙派人把自己的老婆找来,道:

“余心荡。”

就是心悸,胸闷不舒服。估计是心肌梗塞之类的前兆。

邓曼一听,当时就对老公说出了一番非常有名,非常有智慧的话:

“王禄尽矣,盈而荡,天之道也。先王知之矣,故临武事,将发大命,而荡王心焉。若师徒毋亏,王薨于行,国之福也。”

第一句话就很厉害,直截了当告诉自己老公:你的寿命怕是到头了,你就要死了。

一个王后再厉害,敢这样对自己的大王老公这样说话的,只怕很少见。从这句话,我们可以想象,这两口子真是风风雨雨一起走过来的,关系、感情都非比一般。

第二句就更牛了:“盈而荡,天之道也。”

盈而荡,就是水满则溢的意思,此自然之道,天道也。

句话蕴含的意思就是邓曼在安慰老公,人到一定时候,就要死。天道就是如此,也没啥好怕的,顺其自然就是。

是不是听着很耳熟呢?

是的,盈而荡,天之道也,这是典型的道家的思想,道家的语言。

但你千万不要以为,是邓曼读了老子的《道德经》才懂这些道理的。因为老子至少比邓曼要晚一百多年才出生。就算《道德经》作者另有其人,但邓曼生活的年代,也没有任何关于《道德经》的记载。

不过,道家思想,确实发源于南方。老子本人,也是属于楚国苦县(原为陈)人。

邓曼作为王后,她当时与楚武王的对话,是会被楚国的史官记载下来的。那么,老子有没有读过这些记载呢?

人要死,这是符合自然之道的,没啥好担心的。值得担心的是什么呢?

邓曼的第三句话是接着前面说的,意思是先王在你即将有重大的军事行动时,来向你发出警告,让你心悸不安。

显然,邓曼这是在提醒老公:先王都示警了,我们得小心了。

第四句话有些让人费解,也是很有争议。

“若师徒毋亏,王薨于行,国之福也。”

意思是这次出兵如果军队没有什么损失,大王你死在路上(而不是死在战斗中),就算是楚国的福气了。

有人感到非常奇怪,邓曼都已经认为老公要死了,却没有竭力劝阻他不要出征,反而讲,你如果死在路上,就算是楚国的福气了。

也有人就此解释说,这其实就是邓曼在委婉的劝阻楚武王不要出征。

但这种解释有点牵强。

我个人认为,结合上下文来看,邓曼在这里,是在指出,楚国即将面临的问题,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

因为邓曼不是一般村妇,身为楚国王后,她不可能不知道,楚武王已经大张旗鼓叫嚷着要去攻打随国,却突然不去了。那其它国家一下子就知道,楚国必然是出大事了。

要知道,当时楚武王简直就是北方诸侯们的眼中钉。一旦发现有机可乘,一定会有不利于楚国的动作。那楚国就危险了。所以,邓曼实际上是指出了楚国可能面临的困境。

以邓曼的智商,以及她的身份来看,她应该是知道的,这个时候劝阻楚武王,是完全没用的,简直就是废话。

楚武王听了邓曼的这一番话后,究竟是怎样想的,没有相关记载。但紧接着,楚国的莫敖被召见了。

莫敖不是人名,而是楚国设置的一个官职名。按照语言学家杨伯峻先生的《春秋左传注》,这个莫敖原本相当于大司马,楚国的兵马大元帅,与令尹一起,一文一武,属于国之重臣。后来楚武王觉得这个职位权力过大,就降为左司马之下。但依然是楚国负责军事的重要职位。

结合后来的记载来看,楚武王和邓曼这两口子应该是在这一番对话之后,一起做了预案。

这也反过来说明,邓曼那番话的本意,不是在劝阻楚武王。

根据《左传》记载,楚武王依然亲率大军出征了,结果,正如邓曼预料的那样,死在了出征的路上。

但楚军没有表现出一丝一毫的惊慌失措,莫敖很快就封锁了消息,率三军继续前进,渡过溠水,直逼随国都城。随国一看,就投降求和了。

楚国的莫敖代表楚王,与随国国君在溠水岸边举行了非常正式的仪式,双方签订了合约。然后楚国才退兵,直到楚军退回到溠水对岸后,才公布了楚武王的死讯。

这个时候,随国已经投降了,楚军安然退回了,生米做成了熟饭,北方诸侯们即使想借题发挥,也失去了最好的机会了。

由此可见,邓曼这个女人,确实不一般。

但我更欣赏的,还不是这些,而是她经常规劝楚武王和楚文王,对百姓要好,要守信用,不要随便增加苛捐杂税,不要随便改变政策,骚扰百姓。

她在表达这些意思时,也时不时的,会流露出一些天道思想,并用天道思想来劝谏、约束楚武王和楚文王。

所以,邓曼远远不是知人知兵那么简单。她是懂得天道的人。而她的天道思想,与道家的天道观非常接近。

道家思想非常崇尚阴柔,具有重阴、尚柔、守雌、好静、崇俭、尚慈、谦下等特征,带有非常明显的女性化生命体验的意味,蕴含了女性特有的温柔含蓄和独特的智慧。

那么,道家思想在形成过程中,是不是确实受了邓曼这样一些优秀女性的影响呢?

关于这一点,我手里没有更多的史料能佐证,无法下断语。只能算一种感觉,一种猜想吧。

欢迎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