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强迫症
所谓的“智能手机强迫症”是指拥有智能手机的人会常常不自觉地刷机、玩游戏以及收发信息刷微博等等。一般而言,查看一次手机不会超过30秒,这其中还包括只是单纯的将屏幕锁打开或者是打开手机上的任一程序。美国最新一项研究指出,每位智能手机用户平均每天必须查看手机34次,有时频率更高达每10分钟1次。
专业机构的研究显示,过度依赖智能手机容易让人们失去思考动力和能力,同时,不再懂得运用休息时间去随意消遣。其实这一点非常有害身心健康。智能手机功能越来越强大,上网、看电子书、看电影、玩游戏、社交、购物等等,这些具有诱惑力的功能使人们忽略了身体的疲劳感,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会造成眼疲劳;
沉迷手机缺乏安全感?
存在必然合理,而且还代表着科技的发展方向。智能手机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正向的影响,信息量大,随时随地沟通获得最新信息,因而促进了年轻人思维迅速,眼界也较为开阔。
但问题是同样存在的,和网瘾一样,沉迷手机的年轻人会更加忽略身边的人或事,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时间更少,人际交往变成了机器交往。实际上,这都是缺乏安全感的原因,完全专注于智能手机构成的环境中。白领也一样,也是源自于焦虑、不安,才会使劲看手机。从心理学角度看,智能手机瘾折射出的恰恰是一种普遍的不安情绪。强迫症在心理学上的主要判断症状是,知道没有必要这样做,但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从实验发现的情况是,智能手机使用者大都并不知道自己这样做,而且大多数的人并不算非常频繁地使用,因此这些行为并不属于强迫症,更多的是心理的需要。
27岁的陈先生也是如此,他走哪儿手机就带哪儿,不管是泡澡还是上厕所,手机都不离身:“忘带什么,也不会忘带手机,就连晚上睡觉也要把手机放在枕边。手机要是忘带了,我会失魂落魄的什么也没心思做。”泡澡时,陈先生会时不时地看一看微博。上厕所时,手机更能打发时间。“我每天只要听见手机的声音,总是要习惯性的掏出自己的手机,看看有没有信息或来电。其实,很多时候,我都根本没接到任何信息和电话。”陈先生描述着这样的困惑。
这种现象在我们身边并不少见。在公交车里,一些乘客一上车便会立刻拿出手机,要么QQ聊天,要么看微博。在聚会中,大家吃饭都舍不得放下手机。大家围坐在一起,话越来越少了。生活中,很多人都有类似的经历:明明电话没响或手机处于关机状态,可总感觉手机在响,拿起手机才发现只是幻听。
。
以上诸多不正常情况都是手机强迫症的临床表现。一般来说,患者表现为烦躁不安,做事总是匆匆忙忙,甚至伴有心慌、心悸、脸红、出汗的现象。
。自己判断一下:手机“响”了,你确定“听”到了吗?如果不是错觉,而是真幻听,那就严重了。若真的出现幻听,医院检查,寻求医生的帮助。“半小时看一次手机,已经有一点点强迫症的迹象了。”
那么,一旦患了手机强迫症,有没有什么解决的方法?蔺美清建议,对于因压力大引起的错觉,不妨定时做些休息活动,让脑部紧张和焦虑的情绪得以缓解——关机,静音,让心静下来。当然,如果确定属于幻听,那就属于精神方面的病症,需要去专业机构做测试或鉴定。但需要注意的是,这毕竟属于少数情况,不要随意给自己贴标签或下判断,结论需要请专业机构或专家做出。
那么,该如何防治这一病症?专家建议,对于症状轻微的患者,可以采取更换手机铃声,并采用相对舒缓和轻松的乐曲作为手机铃声,转移注意力,为心灵减压。晚上,患者应关机睡觉,尽量避免用手机看小说和玩游戏。更重要的是,面对强大的社会压力、复杂的人际关系,要调整心态积极应对。如果出现持续、严重的幻听,发觉身体不适,医院治疗。
心之灵强迫症研究中心原创文章,如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