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黄帝内经素问篇痹论篇第四十三 [复制链接]

1#

黄帝问曰:痹之安生?岐伯对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多著痹也。

痹之安生:《甲乙》卷十第一上“之”作“将”。《太素》卷二十八《痹论》无“之”字。

杂至:《甲乙》“杂”作“合”。

合而为痹:《甲乙》“合”作“杂”。

①行痹:走注疼痛。尤怡说。“行痹者,风气胜。风之气善行而数变,故其证上下左右,无所留止,随其所至,血气不通而为痹。”

②痛痹:张璐说:“痛痹者,流走四支,肩髃疼痛,拘急浮肿。”

③著痹。尤怡说。“著痹者,湿气胜也。湿土气,土性重缓,荣卫之气与湿俱留,则著而不移。其证多汗而濡,其病多著于下。”

黄帝问道:“痹病是怎样发生的?岐伯说:风、寒、湿三气一起袭来,错杂而形成了痹证。偏重于风的,叫做行痹;偏重于寒的,叫做痛痹,偏重于湿的,叫微著痹。

帝曰:其有五者何也?岐伯曰:以冬遇此者为骨痹,以春遇此者为筋痹,以夏遇此者为脉痹,以至阴遇此者为肌痹,以秋遇此者为皮痹。

至阴:张琦说:“当作‘季夏’”

①骨痹:《医宗金鉴》卷三十丸《痹病总括》云。“骨重酸疼不能举。”②筋痹:《医亲金鉴》云:“筋挛节痛,屈而不伸。”

③脉痹:《医宗金鉴》云:“脉中血不流行而色变也。”

④肌痹:《医宗金鉴》云;“肌顽木不知痛痒。”

⑤皮痹:《医宗金鉴》云:“皮虽麻尚微觉痛痒。”

黄帝道:痹病又可分为五种,都是什么?岐伯说:在冬天得病的叫做骨痹;在春天得病的叫做筋痹;在夏天得病的叫做脉痹;在季夏得病的叫做肌痹;在秋天得病的叫做皮痹。

帝曰:内舍五藏六府,何气使然?岐伯曰:五藏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故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肝,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肌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脾。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

重感于:《甲乙》“感”上无“重”字。

①内舍:是说居留潜藏。

②有合:王冰说:“肝合筋,心合脉。脾合肉,肺合皮,肾合骨,久病不去,则入于是。”

③各以其时:王冰说:“时谓气王之月也,肝王春,心王夏,肺王秋,肾王冬,脾王四季之月。”

黄帝道:痹病的病邪有内脏于五脏六腑的,这是什么气使它这样的呢!岐伯说:五脏与‘筋、脉、肉、皮、骨,是内外相应的。病邪久留在体表而不去,就会侵入它所相应的内脏。所以骨痹不愈,又感受了邪气,就内脏于肾;筋痹不愈,又感受了邪气,就内脏于肝;脉痹不愈。又感受了邪气,就内脏于心;肌痹不愈,又感受了邪气,就内脏于脾;皮痹不愈、又感受了邪气,就内脏于肺。因此说痹病,是在所主季节里感受风、寒、湿三气所形成的。

凡痹之客五藏者,肺痹者,烦满喘而呕;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乾善噫,厥气上则恐。肝痹者,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上为引如怀;肾痹者,善胀,尻以代踵,脊以代头。脾痹者,四支解墯,发咳呕汁,上为大塞。肠痹者,数饮而出不得,中气喘争,时发飧泄;胞痹者,少腹膀胱;按之内痛,若沃以汤,涩于小便,上为清涕。

肺痹者:《圣济总录》卷十九引“肺痹者”下有“胸背痛甚上气”六字。

喘而呕:滑抄本“喘”下无“而”字。按《太素》杨注无“而”字,与滑抄合。

上为引如怀:“为”字衍。本句似应作“上引如怀妊”。《全生指迷方》卷二引有“妊”字,是可证。

发咳呕汁:《全生指迷方〉引“咳”作“渴”。《三因方》卷三《叙沦》引“汁”作“沫”。

大塞:“大”应作“不”,形误。“不”与“否”古通。《广雅·释诂四》:“否,不也。”“否”与“痞”通。据是,则“大塞”即“痞塞”。

数饮而出不得:《圣济总录》引作“而不得出”。按王注:“故多饮水而不得下出”与《总录》合。

喘争:《三因方》引“争”作“急”。

内痛:《太素》作“两髀”。按林校引全本作“两髀”,与《太素》合。“两髀”太阳脉气所过。

①心下鼓:按“鼓”有动义,见《易·系辞上传》虞注。心下动即心悸。

②善胀:张璐说:“肾痹,则肾之关门不利,战善胀。”

③尻以代踵,脊以代头:姚止庵说:“尻以代踵两句,盖状‘善胀之形容。凡人之气,上至头,下至足,运行不息。则折旋任意,俯仰自如。今邪著于肾,气闭不行,一身尽胀但可坐而不可行,但能俯

而不能仰,如踵以尻,而头以脊也,善胀之状,乃至于此。”

④喘争:费伯雄说:“气化不及膀胱,水不下行。逆而犯,故中气喘争。”

⑤时发飧泄:费伯雄说:“小水不入州都、而并入大肠,故时发飧泄。”

⑥沃:浇。

凡痹病侵入到五藏,病变是不同的。肺痹的症状,是胸背疼痛剧烈,气上逆,烦闷、喘息而呕。心痹的症状,是血脉不通,心烦而且心跳,暴气上冲而喘,咽喉干燥,经常嗳气,逆气上乘于心,就令人惊恐。肝痹的症状,是夜间睡眠多惊,好饮水,小便次数多,上引少腹,膨满的情况象怀孕时一样。肾痹的症状,是浑身肿胀,直胀得能坐而不能行,能低头而不能仰头,好象用尾骨着地,又好象颈骨下倾、脊骨上耸一样。脾痹的症状,是四肢倦怠无力,发渴,吐沫,胸部痞塞。肠痹的症状,常常喝水而小便困难,中气喘而急迫,有时要发生飧泄。胞痹的症状,是手按两髀(大腿)时,好象浇了热汤,小便濇滞,上部鼻流清涕。

阴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淫气喘息,痹聚在肺;淫气忧思,痹聚在心;淫气遗溺,痹聚在肾;淫气乏竭,痹聚在肝;淫气肌绝,痹聚在脾。

遗溺:《太素》作“欧唾”。按《宣明五气篇》,“肾为睡。”乏竭:《太素》“竭”作“渴”。

肌绝:《太素》“肌”作“饥”。杨上善说:“饥者胃少谷也。饥过绝食则胃虚,故痹聚。”

①静则神藏:张琦说:“人能安静志气。则神藏于内,阴平阳秘,水升火降,精气内治,邪不得干。若时时躁动,扰其血气,则阳神消耗。”

②饮食自倍:“自”假设连词,有“若”义。“饮食自倍”是说饮食若过多,肠胃就要受伤。

③淫气喘息:杨上善说:“淫,过也。喘息。肺所为也。喘息过者,则肺虚邪客,故痹聚也。”

④淫气忧思:杨上善说:“忧思,心所为。忧思过者,则心伤邪客,故痹聚也。”

⑤遗溺(欧唾):杨上善说:“欧唾,肾所为也。欧唾过者,则肾虚邪客,故痹聚也。”

⑥乏竭:杨上善说:“肝以主血,今有渴乏多伤血,肝虚故痹聚也。”

五脏的阴气,安静时就精神内脏,躁动时就易于耗散。假如饮食过多了,肠胃就要受伤。气失其平和而喘息迫促,那么风、寒湿的痹气就容易凝聚在肺;气失其平和而忧愁思虑,那么风寒湿的痹气就容易凝聚在心,气失其平和而呕吐,那么风寒湿的痹气就容易凝聚在肾,气失其平和而疲乏口渴,那么风寒湿的痹气就容易凝聚在肝,气失其平和而过饥伤胃。那么风寒湿的痹气就容易凝聚在脾。

诸痹不已,亦益内也。其风气胜者,其人易已也。

内也:《太素》作“于内”。

①其风气胜者:姚止庵说:“风虽胜,尚是外袭易治,不若深入藏府之难也。

各种痹病日久不愈,会越来越往人体的内部发展。如属于风气较胜的,那么病人就比较容易痊愈。

帝曰:痹,其时有死者,或疼久者,或易巳者,其故何也?岐伯曰:其入藏者死,其留连筋骨间者疼久,其留皮肤间者易巳。

帝曰痹:《太素》、《甲乙》“曰”下并无“痹”字。

留连:《太素》“留”作“流”。

黄帝问:痹病常常有死的,有疼痛长期不好的,有很快就好的,这是什么缘故?岐伯说:痹病如入于五藏,就会死亡,缠绵在筋骨里的、疼痫就会长期不好;如邪气只留在皮肤里的,那就容易好。

帝曰:其客于六府者何也?岐伯曰:此亦其食饮居处,为其病本也。六府亦各有俞,风寒湿气中其俞,而食饮应之,循俞而入,各舍其府也。

①此亦其食饮居处:“亦其”即由其。“亦”与“以”一声之转,“以”有“由”义。这是说饮食不节、居处失宜,是府痹致病之根本原因。

②六府亦各有俞:“亦”语中助词。

黄帝道:痹病有的侵入到六腑这是因为什么呢?岐伯说:这是由于饮食不节、居处失宜,成了导致腑痹的根本原因。六府各有俞穴,风、寒、湿三气从外侵袭了一定的俞穴,而内更伤于饮食,外内相应,病邪就循着俞穴而入、各自潜留在本腑

帝曰:以针治之奈何?岐伯曰:五藏有俞,六府有合,循脉之分,各有所发,各随其过,则病瘳也。

各随:《太素》、《甲乙》“随”并作“治”。

①五藏有俞:“俞”指俞穴,肝俞太冲,心俞大陵,脾俞太白、肺俞太渊、肾俞太谿。

②六府有合:“合”指合穴。胃之合三里,胆之合阳陵泉,大肠之合曲池,小肠之合小海,三焦之合委阳,膀胱之合委中。

③瘳:(音抽)病愈。”

黄帝道:用针治疗应怎样?岐伯说:五脏有俞穴,六腑有合穴,循着经脉所属的部分,各有其发病的所在。那么,只要各就其有病的地方而治疗,病就会痊愈的。

剩余33%未读立即解锁专栏,阅读全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