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社交恐惧症与宅
”
宅
“宅男”“宅女”指的是他们不太喜欢社交场合,相比面对面或户外社交,他们更喜欢通过各种媒介和他人或生活建立链接互动,同时会担心或反感在社会交往中花费心思和精力。
社交恐惧
社交焦虑是一种与人交往的时候,觉得不舒服、不自然,紧张甚至恐惧的情绪体验。严重的情形是,社交焦虑症患者,每天的各种活动:走路、购物、社会活动甚至打电话都是对他们很大的挑战。他们不仅与“权威人士”交往困难,与普通人交往也出现障碍。
社交焦虑的人不仅在现实情境中体验焦虑情绪,而且在离开使他焦虑的社会情境后,还在头脑中不断分析和“回放”焦虑情境,使社交焦虑情绪得到强化。社交焦虑的个体与他人交往的时候往往还伴随有生理上的症状,如出汗、脸红、心慌等。人们为了回避导致社交焦虑的情境,通常是减少社会交往,选择孤独的生活方式。
社交焦虑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它的形成过程比较复杂。成长过程中经常受挫折、缺少社会支持、自我意识感强、自卑、模仿与暗示都可能强化社交焦虑。
宅是不想在无所谓的社交上浪费时间,社交恐惧是不能正常社交。
2
内向和自闭
”
内向
是一种性格表现,从个人的人际交往、交际方面来看,不善言谈和交往,不善于表达或流露。虽然没有强烈的表达欲望,他们却往往有着通透的心灵,善于倾听和共情使他们可以更有力地找准问题,总结规律。
自闭
自闭症是以社交障碍,语言障碍,兴趣范围狭窄和刻板行为模式为主的,特别是社交障碍已无法和他人建立正常的人际交往,而且交流时缺乏目光对视,语言发育明显落后于同龄人。
兴趣范围集中在非玩具性的物品上,刻板行为模式,包括重复刻板的动作言语,而且80%的患者出现治理发育低下,甚至有冲动攻击等相关的内容。
内向是不爱说话和人际交往,自闭是认知障碍。
3
抑郁和抑郁情绪(悲伤)
”
抑郁
是持续的悲伤过后的绝望。
这里简单的概括一下就是你的低落心境长期的存在,且一直挥之不去,时间长达半个月以上,自己努力去尝试干预,如:“积极的心理暗示、转移注意力、散心、聊天、做开心的事情,但是你依旧无法调整过来,且已经影响了你的生活与工作了,那么这个时候,几乎就可以判断自己有可能患上抑郁了。”
抑郁情绪(悲伤)
抑郁情绪是持续的悲伤过后的绝望,在遇到了无数的问题之后持续得不到解决,开始进入一种无意识的低落状态,并且在永无止境的没有解决方案的自我暗示当中。TA有一定时限性,通常是短期的,人们通常通过自我调适,充分发挥自我心理防卫功能,能恢复心理平稳。伴随着挫折伤害等。
抑郁就是世界崩塌,悲伤只是世界崩塌了一角。
4
爱好和成瘾
”
爱好
一个很健康的兴趣爱好,它是可以和生活其他领域很好地平衡的——比如你的睡眠,你和家人的时间,你的工作、学习等等它都是能够平衡相处的。就拿孩子玩游戏来说,当最初对游戏的热情过去,也就是假性上瘾阶段时,游戏就会变成孩子的爱好,喜欢玩,闲暇时间的优先选择,但会很好的和其他学习及生活内容平衡好。“爱好”不会通过不断侵占其他活动的时间来完成它自己。而“上瘾”是没有自由度可言的,一旦迷恋起来就会发现很难结束,它有点像癌细胞。
成瘾
上瘾和专注于一个健康的爱好,最大的区别就是“瘾头”,瘾头是独立于个人意愿的一种力量。
“上瘾”对于个人有着极强的拖拽力。说的直白一点就是:当你上瘾的时候,你不做这件事,就老是惦记着,你做别的事情你也惦记着,而且你一旦做起来,想停都停不下来。
比如:吸烟成瘾、喝酒成瘾、赌博成瘾。上瘾的本质不是追求享受,而是追求不再难受。其实学习成瘾的人也有,和吸毒之类的是一样的,偏执,快感,熬夜去研究,确实也对身体有害。兴趣相比之下只是一种淡淡的喜欢。
能自控就是兴趣,无法自制就是上瘾。
5
强迫和强迫症
”
强迫
喜欢刷微博、桌面图标要排整齐,喜欢捏泡泡等这些顶多是自己的某种习惯,不能说成是强迫症。生活中大家老是说自己有强迫症,只是一种开玩笑的说法而已,真正的强迫症是影响了日常生活的才叫强迫症。我们平时的那些小习惯不过是为了生活更加方便之类的,并没有影响到日常生活。
强迫症
所谓强迫症,就是“一个人自相搏斗”。广义的强迫障碍主要表现为:强迫回忆或者思考某些没有意义的事情;强迫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什么重病;害怕自己的眼神余光会看某些东西;因为担心怕脏而不停的洗手或者衣物;控制不住的数台阶或者电线杆;所有东西都要放整齐;睡觉总担心房子会塌;担心自己会伤害别人,或者控制不住地收集没用的物品,甚至是垃圾。另外,拔毛症和躯体变形障碍也被归入强迫症及相关障碍。
强迫症是一组以强迫观念或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心理障碍。在普通人群中强迫症的患病率大约为1%,通常人民所说的“洁癖”“恐艾症”等均为强迫症的一种表现。
强迫是某种生活习惯,强迫症是反复不止又没法摆脱的“惯犯”。
6
焦虑和焦虑症
”
焦虑
焦虑是一种情绪所表现出来的反应,他是就只有一会,根本不会持续的时间太长。是你对未来的事情(一般有固定对象的)紧张担心焦躁不安的情绪,是很正常的情绪,比如考试前的焦躁不安,常在事件发生后短时间或事件结束后消失。
焦虑症
焦虑症又称为焦虑性神经症,是神经症这一大类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以焦虑情绪体验为主要特征,分为慢性焦虑和急性焦虑两种情绪,主要表现为无明确客观对象的紧张、担心、坐立不安,还有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如心悸、手抖、出汗、尿频及运动性不安。
身体上会出现:神经过敏,战栗担心,发抖,肠胃或者胸部觉得紧张,大量出汗,轻微的头痛,口腔干燥,喘不上气,心跳加快,四肢发凉以及恶心。
行为上容易出现回避行为,依赖行为以及激动不安的行为。
焦虑是短暂的不安,焦虑症是广泛性的长期恐惧。
7
愤怒和狂躁
”
愤怒
是一种情绪状态,有从轻度刺激到强烈愤怒的不同程度”。我们时时都在经历着愤怒,它是人类最普遍而常规的情绪。它会在当我们认为自己受到伤害,不平等的对待,遇到挫折,或者是遇到与我们三观不合的事情时被触发。
我们还可能因为身体疼痛或疲劳,酗酒,嗑药,缺乏耐心而发怒。亦有可能因为面对巨大的压力,让你觉得喘不过气来,而发怒。
同时引发你怒火的,也有可能是你的自卑心。比如,当你经常性感到做某事信心不足了,就会引发你对自己的失望感,久而久之,这种失望感会让你感到泄气,最后演变成没有任何进步,这同样会让你感到愤恨。
狂躁症
典型表现为情绪高涨,易激怒,控制不住自己发脾气。狂躁的背后其实是害怕,是安全感的缺失。情绪反应可能不稳定、会因为一些极小的琐事、或意见遭到驳斥、或要求未获得满足,而暴跳如雷甚至出现破坏和攻击行为。此外,也有些病人躁狂期出现短暂的心情不佳。
躁狂有时表现为心境高涨的背景下会自我感觉出奇的良好。比如,认为自己的身体从未如此健康,精力从未如此充沛。认为自己才思敏捷,一目十行等等。
这种双相情感障碍症状往往会促使患者过高评价自己的才智、地位、自命不凡,可出现夸大观念。
愤怒是身体的一种情绪,狂躁症是情绪高涨的一种攻击。
8
多重人格和人格分裂
”
多重人格
首先,双重人格是人格障碍里的一种。这个多重人格障碍有个逼格很高的学名,叫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这种病的诱因多半是幼时受到过侵害,尤其是性侵害,导致身体内出现了另外的人格,相当于一个身体中住了多个灵魂。
多重人格是指一个身体里住了许多不同的角色,他们性格、性别、名字都不一样。患者会在这些人格之间不停地转换。
举个例子,前些日子看过一则新闻,一位女画家患有多重人格,不同的人格会作出画风完全不同的画,也是一种“外挂”吧,毕竟普通画家想达到这个高度很难。
人格分裂
分裂的其实不是人格,而是将痛苦的体验或回忆,从意识层面剥离开来,以此来达到“自我保护”这一目的。如同“失忆”一般的完全“忘记”事件的全部体验,以及事件的内容过程,行动迟缓,精神恍惚,通过自我防御机制避免因事件刺激而导致精神层面的痛苦及异常。
多重人格是多个灵魂同时的驻扎,人格分裂是自我保护的片段丢失。
9
失眠和睡眠障碍
”
失眠
分三种情况,一个是指自己想睡觉的时候,却睡不着,这个叫做入睡困难。二是指可以入睡,但中途易醒,醒来无法再入睡。三是指比期望的起床时间醒来早(早醒)。
睡眠障碍
是一系列与睡眠相关疾病的统称,严重时可以影响人的生理功能、心理、社会功能以及情绪。睡眠障碍的原因有很多种,既有生理上的也有心理上的。
睡眠障碍常见症状:失眠、入睡困难、夜惊、睡眠过度、不良睡眠卫生、夜间磨牙、幻觉、梦行症、睡眠麻痹、睡眠呼吸暂停、入睡障碍性失眠、猝倒等。
呼吸暂停症或其他睡眠呼吸障碍:患者会在睡眠时出现多次的呼吸暂停、又恢复呼吸的情况,本人可能并不知情。
周期性肢体抽动障碍:患者会不自觉地重复弯曲、伸直腿部。
嗜睡症:患者经历白天不可抑制的困意,并且会有突然睡着的情况。
眼动睡眠行为障碍:患者四肢会跟梦里同步运动
异态睡眠障碍:出现异常的睡眠行为,比如梦游。
失眠症:一直不能入睡的情况。
失眠是指某天睡不着,睡眠障碍是长期的睡眠问题。
10
胃口好与情绪性进食
”
胃口好
是指食欲很好,吃得多,说明心情和消化系统都不错。
情绪性进食(暴食症)
指的是用于处理任何情绪的进食行为。也就是说,有情绪性进食问题的人,无论是开心或是难过时,都会采取吃东西的方式来鼓舞、延长、减少或是避免自己的情绪问题。
大多数人都有轻微的情绪性进食行为,在日常生活中给我们提供安慰,在女性身上表现更为明显,但如果任其发展,养成不良的饮食习惯,对身心健康是有害的。
胃口好是指食欲很好吃东西时心情是愉悦的,暴食症是指通过吃很多东西来缓解不开心的情绪。
我们应该学会简单的去区分这些心理上的症状,不要再把自己生活的某种习惯贴标签为“某种病”
真正的患者是很痛苦的,如果我们给不到什么有效帮助,那么请给出一份理解也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