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中医药大学三附院的中医,何远征。
今天的这篇文章,我想跟朋友们讲一讲这个炙甘草汤。——出自《伤寒论》,为仲景千古名方,是治疗“心动悸”“脉结代”的重要方剂之一。后世拘炙甘草汤为一隅,视其为主治“心”病之专方,抚慰着祖祖辈辈的心脏。
我这样说,一点也不夸张。我们来看一则医案,你就知道了
一个男患者,30来岁,相当年轻了,他有什么问题呢?胸闷心悸反反复复发作,近一年的时间。
做了心电图,结果心率最低的时候30次每分钟,后确诊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像他这样的情况,医生建议他安装心脏起搏器,要不然很危险!
你想啊,心率那么低,很容易猝死的!
但是当事人不同意啊,30来岁,那么年轻就安装上了心脏起搏器,这对生活工作影响得多大啊,他不想安装,但是也不能不管,于是几经辗转,投入中医治疗。
刻诊,见患者脉结代、苔薄白、舌淡,患者自述容易疲劳,心悸,头晕。而且胸前特别闷。一测心率,每分钟才50次,最严重的时候才40次。看这个样子,的确是够严重的。
详细了解了患者情况,医家提笔写了一张方子。方见——
炙甘草、白参、干地黄、桂枝、阿胶、麦冬、麻仁、生姜、大枣。每日一剂,水煎服。
大家猜猜结果怎么样?仅用了7剂,疲劳,心悸,头晕等症状缓解,浑身轻松了许多,整个人的精神状态都跟之前大不一样。
后来,沿原方继续调治。
半月之后,上述疲劳,心悸,头晕,胸闷等症状均已消失,心率提升到了最高每分钟80次
后来又在原方的基础上,又投入15剂,截止到现在,患者的心率稳定在了70次每分钟,复查心电图已经正常。
患者十分庆幸当时没有安装起搏器,十分感激。
这就是这个医案的经过,他用炙甘草治好了这样顽固的心律失常,这个典型案例,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
我们要学习什么呢?
我们来看,这个患者的问题,在于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属中医的“惊悸”、“怔忡”等范畴。就是心跳的慢了,没有力气跳动了,跳得累。
心脏为啥会累、跳不动,不好好工作呢?
我们来看,患者苔薄白、舌淡、容易疲劳这都是气血虚弱的表现。汽车都没有油了,还会有动力吗?人的气血不足,心脏还会有力气跳动吗?所以就会出现心率慢、心慌心悸、胸闷气短等症状。
这样我们就明白了,患者的主要问题在于气血不足、气阴两伤。
有的人该纳闷了,患者才30来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怎么虚成这样?
怎么说呢,每个人天生的体质不一样,工作和生活条件也不一样,不好统一原因。
我们找到了问题所在,接下来我们就解决问题——补气血、温通心阳,让患者气血充盈,给心脏补给原料,让心脏正常跳动,才好解决他上述不适症状。
我们再来看一下上面的这个方子:
炙甘草、白参、干地黄、桂枝、阿胶、麦冬、麻仁、生姜、大枣。
其实这个方子,就是炙甘草汤加减应用。
医案里的方子,几乎和炙甘草汤一致的,只是在药量上不一样。
我们说的这个炙甘草汤,延传二千多年,是有它的道理的,它气血双补,阴阳两调,通阳复脉,临床上若能执其要道,实可收*斧神工之效。
心主血脉功能的正常,有赖于人体阳气的充沛、阴血的充盈和脉道的通畅。心律失常病症的发生,大多也是阴血亏损、阳气虚衰所致。
全方共奏补血滋阴,益气温阳之功,可使脉道通畅,施之临床,效如桴鼓。
难怪清代喻嘉言会这样评价炙甘草汤:“此仲景伤寒门,治邪少虚多,脉结代之圣方也”。
后世医家运用炙甘草汤的经验,对于心律不齐、心率偏低、心悸的患者,有明确疗效,适合它的患者,一般有胸闷气短、心悸心动、身体乏力、舌光少苔、脉结代等症状。
综上,对炙甘草汤提出两点愚见:
其一、从“损其心者,调其营卫”角度认识炙甘草汤的临床证治,应以“脾胃”为中心。五脏的虚损,均需从调补脾胃入手,方可窥得炙甘草汤之奥妙。
其二、炙甘草汤处方中,重点在炙甘草、参、桂、姜、胶、冬等药,而枣、地的滋腻之性,应结合临床取舍用之。麻仁为润肠通便之药,大便干则可用之,不干则不用,可加玉竹、五味子等代替。
疏肝,可降血脂!压箱底的方法,屡试不爽!请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