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县论坛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女子劳累后胸闷心悸呼吸困难,竟是心脏有
TUhjnbcbe - 2023/8/8 21:35:00

王女士今年48岁,十几年前的一次检查,查出患有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当时医生建议进行手术治疗。因其对手术治疗有顾虑,加之自己并没有明显的不适症状,就一直没有治疗。

△术后经主动脉造影显示未闭的动脉导管已被封堵,分流消失,手术成功

近一年来,王女士在劳累后,会出现明显的胸闷心悸、呼吸困难、乏力,还经常发生“感冒”、咳嗽等症状。医院再次进行心脏超声检查后,医生考虑其所有的症状均为动脉导管未闭所致。8月13日,王女士由家人陪伴医院就诊。

心血管内三科主任张国春介绍,动脉导管多位于降主动脉峡部与左肺动脉根部近分叉处,是出生前血液循环的重要通道,一般出生后于15小时内功能性关闭,80%生后3个月解剖性关闭。如果在1周岁时导管仍开放,以后自行闭合的机会较少,即形成导管未闭。其表现与分流量及肺动脉压力高低有关,分流量小者常无症状。分流量大者,活动疲乏、气促多汗、瘦弱苍白,声音嘶哑,反复发生肺炎心衰。

“动脉导管未闭患者易发生肺炎、细菌性心内膜炎等感染;影响心肺功能;随年龄增长,动脉导管管腔钙化;肺动脉高压从高流量型转为高阻力型等,危害较大。”在张国春耐心详细地讲解下,结合自身情况,王女士决定接受微创介入封堵治疗。

张国春告诉记者,微创介入封堵的原理是穿刺大腿根部的股静脉、股动脉,建立通路,沿此途径将封堵器传送到缺损或畸形通道的部位,将缺损堵闭即完成手术。与传统外科开胸手术治疗相比,具有手术简单、伤口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术中使用的封堵器

因此类手术在心脏介入手术中难度较高,且对医生技术、团队协作能力均有较高的要求。所以在王女士入院后,张国春团队对其做了详细的术前评估及充分的准备工作,并邀请哈尔滨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张东会进行术中指导。手术中,医生小心翼翼地利用导管导丝将封堵器送至未闭合的动脉导管位置,释放、封堵。30分钟后,手术顺利完成,术后医生为患者进行了主动脉造影,结果显示未闭的动脉导管已被封堵,未见残余分流,手术取得圆满成功。此项手术的开展,医院介入诊疗水平迈上新的台阶。

什么是动脉导管未闭(PDA)?

动脉导管多位于降主动脉峡部与左肺动脉根部近分叉处,是出生前血液循环的重要通道,一般出生后于15小时内功能性关闭,80%生后3个月解剖性关闭。如果在1周岁时导管仍开放,以后自行闭合的机会较少,即形成导管未闭。占先天性心脏病10%-21%,位于第三位,男女比例1:3。

PDA有什么症状?

患者表现与分流量及肺动脉压力高低有关,分流量小者常无症状。分流量大者,活动疲乏、气促多汗、瘦弱苍白,声音嘶哑,反复发生肺炎心衰。有显著肺动脉高压者,血流自肺动脉向主动脉分流,出现差异性发绀。

PDA有什么危害?

易感染(肺炎、细菌性心内膜炎);影响心肺功能;随年龄增长,动脉导管管腔钙化;肺动脉高压从高流量型转为高阻力型。若有严重肺动脉高压引起右向左分流者,出现口唇发紫,四肢末梢因乏氧情况不同出现差异性异常——左手指(双足趾)甲发紫、增厚、卷曲,右手正常。目前初诊主要靠超声检查,确诊靠右心导管检查或降主动脉CTA。

PDA手术的时机

动脉导管闭合手术,一般在学龄前施行为宜。出生后不久,肺动脉的阻力仍较大、压力较高,因此左至右分流量较少,或仅在收缩期有分流。随着年龄增长,肺动脉阻力逐渐变小,压力明显低于主动脉,分流量亦随之增加,症状逐渐加重。同时,学龄前儿童自愈的可能性已经极小,肺动脉压力尚未明显不可逆升高。

先心病介入封堵术

对于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卵圆孔未闭,动脉导管未闭等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原理是穿刺大腿根部的股静脉、股动脉,建立通路,沿此途径将封堵器传送到缺损或畸形通道的部位,将缺损堵闭即完成手术,手术时间约0.5-2小时。与传统外科开胸手术治疗相比,具有手术简单、伤口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先心病介入治疗覆盖的病种中,近99%的PDA(动脉导管未闭)、70%~80%的ASD(房间隔缺损)、70%以上的VSD(室间隔缺损)患者均可经介入治疗达到治愈。

记者:苏鑫

通讯员:李盼崔明明

(黑龙江交通广播)

1
查看完整版本: 女子劳累后胸闷心悸呼吸困难,竟是心脏有